国际商报记者 洪剑儒
“十四五”期间,中国外贸在风高浪急的外部环境下实现逆势增长,贸易强国建设取得积极成效。商务部部长王文涛用“大”“强”“韧”三个关键字,概括了中国贸易强国建设“成绩单”。
第一个关键字是“大”,贸易大国地位巩固。在货物贸易方面,货物贸易规模连续跨过5万亿美元、6万亿美元两个大的台阶,2024年达6.16万亿美元,较“十三五”末的2020年增长了32.4%,连续8年稳居全球第一。在服务贸易方面,服务贸易规模首破1万亿美元,位居全球第二。
王文涛说,“大”的背后,代表着一种规模优势和完整的体系优势,所以“大”某种程度就是“强”。可以从三个维度来看:一是贸易合作惠及世界。中国是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,不仅为全球提供了优质的产品和服务,也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稳定提供了保障,同时也以实际行动支持多边贸易体制,推动贸易自由化便利化。二是大市场机遇全球共享。从进口角度来讲,世贸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,2024年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货物进口占全球总进口约13.3%,而美国进口的占比是13.6%,中国市场是几乎和美国市场相当的全球第二大进口市场。同时,中国是近80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出口目的地。当前,中国积极主动扩大进口,连续7年成功举办进博会,今年将是第8年。此外,中国还设立了43个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,对相关国家实施零关税。中国大市场已经成为世界共享的大市场,而且必将持续成为世界经济的增长之源、活力之源。三是外贸主体多元壮大。2024年全年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数量已近70万家,涌现出不少全球知名企业和“专精特新”“小巨人”企业。民营企业出口占比从“十三五”末的56%,快速增长至去年的64.8%。
第二个关键字是“强”,贸易强国建设步伐加快。党的二十大提出加快建设贸易强国的“三大支柱”,即货物贸易、服务贸易、数字贸易,这“三大支柱”都在不断夯实。第一大支柱货物贸易优化升级。特别是“含金量”“含新量”持续攀升。2024年,货物贸易中高技术产品出口占比达到18.2%。外贸新业态潜力持续释放,2024年跨境电商进出口2.7万亿元,比2020年增长67%。第二大支柱服务贸易创新提升。首次对跨境服务贸易实施负面清单管理,2024年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额比2020年增长38%。第三大支柱数字贸易创新发展。完善数字贸易支持政策,高水平建设一批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。2024年可数字化交付的服务进出口额比2020年增长近四成。持续办好进博会、广交会、服贸会、数贸会等国家级展会,更好地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。
第三个关键字是“韧”,外贸韧性和抗冲击能力显著提升。“这几年外部环境风高浪急,但是中国外贸‘乘风破浪’‘砥砺前行’。”王文涛表示,中国积极优化国际市场布局,贸易伙伴更加多元。东盟已经连续5年保持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,今年上半年贸易额同比增长9.6%。2024年,中国与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国家贸易比重超过50%。对美出口,占中国出口比重从2020年的17.4%下降到2024年的14.7%。今年上半年,中国对美出口同比下降9.9%,而整体出口同比增长7.2%。
“‘西方不亮东方亮’,我们实现了多元化。我们也妥善应对经贸摩擦,运用世贸组织规则,捍卫自身合法权益,维护贸易安全。”王文涛说,特别是外贸企业有非常强大的韧性,积极应变、主动求变,加快产品转型升级,同时努力开辟新市场、新渠道,创新了很多新模式。中国外贸产供链更趋完备、灵活和高效,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也更强,可以说底气更足。
展望“十五五”,商务部将更大力度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,壮大创新动能,还要加大力度扩大进口,加强国际合作,增强贸易韧性,努力构建开放合作、共同发展、互利共赢的国际贸易格局。
倍享策略-倍享策略官网-专业配资论坛资讯-在线配资开户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